模具钢覆盖件拉深模的加工方案,根据模具的形状、结构和加工设备的情况而不同,常用的方法有分别仿形加工和数控加工、组装后仿形加工以及按断面样板加工的三种方法。
(1)分别仿形加工的方法。
分别仿形加工是对凸模、凹模、压边圈、顶件器分别进行仿形加工。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此法适用于各类拉深模加工,应用较为广泛。
①分别仿形加工的准备 根据冲压工艺设计要求(确定冲压方向,增设工艺补充部分等),依主模型加工工艺主模型。
按工艺主模型翻制研修模型(样架)。
工艺(主)模型用于凸模和压边圈仿形加工。
研修模型用于凹模、顶件器仿形加工和凸模研修。
分别仿形加工时可以不准备投影样板。
②仿形加工和数控加工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在仿形加工的基础上,于20世纪后期出现的数控仿形铣床,在加工方法、功能、精度等方面都优于仿形铣床。
仿形加工是根据先制作好的靠模,在仿形铣床上自动地将毛坯加工成与靠模形状相同的型腔型面。拉深模加工时是用工艺模型和研修模型制作靠模分别加工凸模和凹模的。
如产品零件设计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可以直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在数控铣床上进行三维型面加工。汽车覆盖件设计一般是通过主模型来后确定和表达产品零件设计的形状和尺寸的。在使用数控铣床加工时,可以先由数控铣床对确定的工艺模型进行扫描,再分别编制凸模、凹模等加工程序,通过纸孔带或磁带,在数控仿形铣床上进行三维型面的数控加工。
③分别仿形加工的基本工艺顺序:
预加工→仿形铣型面→研修型面→抛光型面→装配前加工
预加工包括加工基准面,钻起重孔、划线等。
装配前加工包括加工导板安装槽、孔,热处理等。
(2)组装后仿形加工的方法
组装后仿形加工是上模(凸模和压边圈)和下模(凹模和顶件器)各自加工组装后,再进行仿形加工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压斜面比较平坦、凸模轮廓形状比较简单的拉深模。
①需做投影样板 按工艺模型的轮廓投影制造投影样板,供凸模、凹模、压边圈、顶件器共用。
投影样板一般用薄钢板制成。对于精度要求较低、尺寸不大的投影样板,也可以用胶合板来制造。
投影样板用于凸模外轮廓、压边圈内轮廓、顶件器外轮廓和凹模内轮廓的划线加工。切边模刃口镶块的粗加工形状和安装位置,也需要投影样板确定。
②对轮廓线的要求 投影样板是按工艺模型用投影方法划线加工而成的。对凸模等工作零件划轮廓线时,也需要投影划法,把样板的轮廓线投影到工作型面上去
划线时,凸模于压边圈的轮廓线允许大1~3mm。凹模与顶件器的轮廓线允许小1~3mm.
组装后仿形加工方法可以节省仿形加工工时,但划轮廓线较费工。
(3)按断面样板加工的方法
在没有仿形铣床和研配压力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精密铸造毛坯后,按断面样板加工型面的方法制造拉深模。
断面样板按工艺模型制造,其数量和使用位置根据制造工艺要求确定。断面样板一般用薄钢板制造,也可用铝合金板或胶合板制造。
应分别制造凸模和凹模用断面样板,在同一坐标位置上,凸模样板与凹模样板的形状有一个料厚的间隙。
凸模、凹模、压边圈加工时,应先加工型面,然后以型面为基准加工安装平面,这样可大大减少钳工加工型面的工作量。
通常用样板加工型面是按以下顺序:
①在加工好的毛坯上划冲模中心线和坐标网络线,也可取几条与样板位置相同的基准线;
②按工艺要求,依工艺模型制作断面样板;
③用风动砂轮机按样板修磨各坐标网络线(基准线)处之断面形状;
④将各断面之间的型面均与过渡;
⑤精修并抛光型面。
用断面样板法加工精度较低,钳工工作量大,对钳工技术要求高。
继续了解模具钢生产,您可以点击相关文章:模具钢覆盖件 更多问题,欢迎点击右侧咨询窗口与销售客服苏州浩凯模具钢材在线沟通。 自2012-12-19至今,已有19家模具厂商在我公司成功采购模具钢生产。